年度入选
  首页 | | 最新动态 | 组织机构 | 国际艺术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时讯信息
中国嘉德关注海外回流艺术品

作者: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时间:2013-04-28 点击数:4394

  王隽

  海外回流艺术品,在拍卖场上多与珍贵、少见、天价等字眼联系在一起,这些在海外被珍藏多年的中国艺术品,不管是书画还是瓷器,回到中国市场后往往能引起巨大的关注。

  近年来,众多海外回流拍品亮相中国嘉德[微博]并创出佳绩,粗略统计,每场拍卖会中海外回流作品大概在30%—35%之间,个别门类可以达到40%。2011年秋拍,中国嘉德推出的“东来图画——日本散珍集萃专场”、“四海藏珍专场”等的成交率均在80%以上,2010年春拍,中国嘉德从一位美国学者手中征集的张大千《爱痕湖》以1.008亿元创造中国近现代书画纪录,该作品是当年张大千慷慨赠与好友的;2009年朱熹、张景修等七家(宋元时期)《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以1.08亿元人民币成交;2009年春拍中,嘉德从海外征集而来的一批之前从未亮相的“胡适存友朋信札”,包括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13通27页、梁启超致胡适词稿及信札11通34页,徐志摩致胡适信札3通9页共拍出744.8万元人民币,其中,陈独秀致胡适信札涉及到众多历史事件,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以554.4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创出大陆信札类拍卖的单品新纪录。

  作为最早开始拓展海外市场的践行者,这些成绩都是经过长期的努力铺垫而成。从2009年2月开始,中国嘉德就分别赴美国、日本进行海外公开征集活动。在首次大规模的海外征集之后,同年7月,再次前往美国和日本,同时还在香港和台湾举办大规模征集活动,通过近距离的交流与互动,使各地藏家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大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嘉德董事副总裁寇勤[微博]表示:“走出去做类似的活动,不仅仅是联系了广大海外藏家和收藏爱好者,增加了与海外藏家的相互了解,更是对公司品牌很好的宣传。与此同时也征集到了不少顶级藏品,很多藏品都是首次露面,无异于为国内的收藏市场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对于国内藏家来讲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对于推动和丰富艺术收藏市场当然是一件好事。”2011年底,为全方位服务北美藏家,中国嘉德在纽约派克大街505号正式开设分支,办事处全力投入到海外回流艺术品的征集中。

  其实,嘉德对流传海外的艺术品的关注远不是近几年的事,这种眼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公司建立伊始就存在了。关于20年来中国嘉德海外回流文物的历史以及海外征集的现状、困难与未来展望,本报专访了多年来在嘉德负责中国书画的前书画部总经理、现董事副总裁胡妍妍女士。

  经济观察报:我们在目前的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近五年来的海外回流文物的成交情况,但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嘉德就已经从海外征集拍品了。请您谈谈早期海外回流的情况。

  胡妍妍:1995年有一场从香港回流的重要专场,“杨永德藏齐白石书画专场”,100多件齐白石。

  杨先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收藏中国书画也很早,他的收藏非常精彩。杨先生是看到了嘉德1994年在香港的预展,也看到了我们首场拍卖的成交情况,特别是1994年我们成功地拍出了3件齐白石作品,在当时都是创造了纪录。所以他决定把这一批作品都放到嘉德来拍,这是当时很轰动的第一次数量很多的文物回流。

  之后是翁同龢六代收藏古籍交给嘉德。这个大家是记忆犹新的。翁家的后人希望在拍卖之前就能够有一个协商购买,不希望把这套珍贵的古籍打散了,而是由国家的学术机构来收藏。后来在我们的努力之下,也是做了很多的宣传和推广,最后由上海图书馆收藏。

  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手卷也是海外征得的,当时拍出了2500多万元。这些非常重要的作品,不会是凭空而来,一位我们多年来维护的客人,慢慢变成了朋友,这件作品正是经过他们介绍委托给我们的。经过拍卖获得了很成功的一个效果,当时是比利时的尤伦斯买到了。几年之后又拍卖了,这张画现在在上海的龙美术馆。“清雍正粉彩八仙过海盘口图瓶”,从美国征集到的。很偶然,也不偶然。藏家本来是和嘉德的古籍部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同事去了他的库房,看到了这件瓷器,藏家自己也没把它当做多珍贵的东西,不知道它的价值,我们就赶紧派去了瓷器专家,经过鉴定得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藏品,当然也告诉他了这个价格,后来藏家也就把它给我们了。嘉德同样为它做了很多宣传,创造了当时瓷器的最高纪录。

  经济观察报:海外征集的步伐是从哪些区域开始的?现在的重镇是北美吗?从地域上看,各个门类的拍品在各地是如何分布的?

  胡妍妍:最开始的征集是在邻近的地方,先在东南亚,从香港、台湾地区,到新加坡,再之后到了日本、美国。从数量上来说,不是说美国就是重镇,亚洲地区的数量也比较多。然而,有持续性、重要的作品,北美是明显一些。种类上来说还是中国书画、瓷器、古代工艺品,这几方面多一些。

  在日本,书画方面,古代的东西日本就多,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

  北美人的构成比较有意思。二三十年代一批移民过去,40年代末从香港、上海过去了一批人,上海是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带了许多东西过去;七八十年代,香港、台湾又移了一批人过去。老藏家们的东西都带过去了,还有富商大贾的后代、国民党名人之后、艺术界名人之后等等。因为这样的藏家构成,让北美征集来的作品更加多元化、种类也最多。

  经济观察报:越来越多的拍卖行在海外公开征集,每到拍卖之前就非常热闹。但这不表示海外征集是一项能轻易完成的任务,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胡妍妍:海外征集第一大难度是信任问题。不管是长期居住的华人,还是西方的藏家,因为不十分了解内地的情况,所以信任感稍微差一点。他们会更加紧张和敏感。近两年,很多人都会问我们,拍过之后能不能及时收到款项。远隔重洋,把东西交过来,如果收不到款项,很难接受。

  另一方面,中国拍卖市场的天价对海外的藏家而言是很大的吸引力。在信誉度和吸引力之间他们权衡得很辛苦。于是一些客人就提出,干脆我们就把画卖给你们拍卖行。但是早几年有一些人在北美收东西,然后拿回国内拍卖,价格高出三五倍,这样海外藏家们知道之后,心里是极不平衡的,他们对估价产生不信任感。中国嘉德是不会做这样的事的。另外,对拍卖行来说,是纯粹的中介机构,应坚持不买不卖的原则。

  此外,艺术品的运输、保管问题是很重要的。有个客户就谈道,他第一次给我们东西的时候每天都在担心,经常来电话问,恨不得每一天都能接到这个东西走到哪儿了的报告,这样才心安。后来他发现,不管委托给我们的东西多么细碎——有书画、有瓷器,有些在春秋拍卖,有的在嘉德四季拍卖——分了许多头绪之后,最后给他的账目和资金都非常清楚,没有卖掉的也完璧归赵,他就很放心了。所以对海外的客户来说,让他们踏实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新老客人支持我们,很大原因是靠口碑。坚持原则的好处,一次两次看不出来,时间长了就能感受到了,客人的这种放心和依赖性是能体会出来的。

  经济观察报:目前的征集地集中在北美和日本,未来会考虑开发新的征集地区吗?

  胡妍妍:新的区域还是要经过审慎的调研。基本上,亚洲和北美是中国艺术品和文物比较集中的地方,其他的地区比较零散。另一个层面,中国的艺术品经纪人越来越多地向海外寻求货源,他们会去一些艺术品分布零散的区域,把东西买回来再转手委托给我们,所以我们就不花时间成本去这些地区征集了,就依靠这个行业的周边力量帮助我们去覆盖全球的范围。

  经济观察报:北美征集的时间周期是多少?工作的重心是什么?

  胡妍妍:大概是半年。每一次拍卖结束,各个驻外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先总结各地征集来的藏品的拍卖情况,然后他们就回到自己的驻地去着手做下一步的事情。

  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收集信息。办事处是日积月累地通过电话、邮件、访客、老客户的介绍去筛选信息,留下有用的,等到总部派专家过去的时候,就把时间都用在这些有用的信息上,见客户、看藏品,然后进行商业谈判。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QQ网名 英文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