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入选
  首页 | | 最新动态 | 组织机构 | 国际艺术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时讯信息
中国设计教育应该精英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5-11 点击数:1656

  王受之

  在深圳的粉丝数量之多,看昨天讲座的盛况便可知:何香凝美术馆报告厅中250个座位被抢占一空,过道、台阶上还挤满了观众;报告厅外二十平米的空地临时辟出做“分会场”,通过电视直播观看报告厅内的讲座,摆上100张板凳依然供不应求,观众的身影挤满了任何一个空隙……

  在这个名为“中国设计三十年”的两个半小时讲座中,王受之以切身经历回顾历史,并指出当前中国设计的症结,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观众席间平均每10分钟爆发一阵笑浪,每20分钟掀起一轮掌声。在讲座后记者对他的专访中,他还提出了对深圳创建“设计之都”的若干建议。

  本报记者 梁 婷/文 齐洁爽/图

  中国设计困难与局限

  其实中国设计不止30年历史,早在民国时期便有人到国外去学习设计,但是在国内并没有美术院校作为设计教育支撑。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院前身)有实用美术专业,但当时培养出来的“设计师”不是为商业产品服务,而是为政治服务。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设计都是局限在以北京为主的国家建设。直到改革开放后,广东有了市场需求,同时受到香港影响,逐渐聚集了一批设计队伍,开始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北京的市场型设计行业,经过30年,如今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了自己的设计队伍,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

  但是目前中国设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王受之甚至说“中国设计师是全世界最难的设计师。为何?因为中国设计师今天面对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却由于外部压力而无法施展才能,这种压力包括公众审美相对滞后的压力,和某些行政干预的压力。

  此外,由于中国设计发展太快,造成了知识产权的重视不足,目前尚没有一种机制去保护设计师的权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英国V&A博物馆正在展出“中国当代设计”展,证明世界眼光已开始正视中国设计。但是从展览中可以看出中国设计并没有一个明显的趋向,说得好听是“多元化”,不好听则是“杂乱无章”。“现在已经开始有人写设计30年的历史了,希望写的人能够客观地呈现事实,不要为了自己的功名而漠视问题的所在。”

  设计家应是知识分子

  除了外部压力以外,设计师队伍本身也有许多亟待提升的空间。“中国的设计教育是畸形的,在许多院校,设计系都是增加学校财政收入的手段,结果成为差学生的‘回收站’。建筑设计教育虽然稍好一点,但也太偏重于工科,只懂技术不懂美学。我在中国教书的时候,发现学生们的必修课很多,选修课却少得可怜,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见面都只会谈项目,走路谈,吃饭谈,如果两公婆都是读建筑的,那就在床上也谈,太可怕了!”

  实际上,在国外设计教育和美术教育都是精英教育,历史上的设计大师不少都是优秀的音乐、美术鉴赏家。王受之认为,设计师首先应该是知识分子,然后才是设计师。否则将会泥沙俱下,其直接结果便是造成全民审美水平下滑。“只有设计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技术才能提高,因为只有去感悟生活的其他方面,才能将生活中的设计做好。”

  “设计之都”任重道远

  王受之认为,深圳的平面设计在中国设计30年中占有重要位置。而深圳的设计市场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不同于上海北京市场。但是他认为深圳要成为设计之都,除了有政策照顾以外,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第一,虽然深圳的交通已经达到了“与世界没距离”,但是在资讯获取方面尚有不足,许多国外的网页都看不到,一些国外的报纸、杂志也无法买到。第二,深圳的消费指数很高,这对于新兴的设计师的发展是种障碍,年轻设计师更需要像北京宋庄那样廉价实惠的生存空间。第三,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些大企业提供市场需求,否则会沦为加工产业。此外,深圳人还需要培养一种欣赏设计的氛围。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QQ网名 英文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