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建陶洗牌新亮点 陶企欲借仿古砖扭转疲软市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6-26 点击数:1980
虽然说建陶产能过剩,但仿古砖市场却依旧风生水起,大上仿古砖生产线的陶企不在少数———仿古砖真能扭转疲软的陶市?
国内陶瓷市场产能过剩早已经是业界人尽皆知的事实,并随着能源,原材料、环保、人力资源等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而令众多陶企经营举步为艰。正因为如此,为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国内(尤其是广东的佛山,山东的淄博)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节能减排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具有资源优势,能源优势、政策优势、市场区位优势的新兴陶瓷园区为此而展开的陶瓷招商乐此不疲,你方高唱罢我登台。仿佛建陶行业有淘不完的“金矿”,只有陶瓷厂的烟窗有烟冒,“泥沙”就会变成金宝银宝。 毋庸置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在当前国内建材市场陶瓷砖尤其抛光砖市场销售不畅,而国际市场又受出口退税政策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下,企业利润每况愈下,而仿古砖却以其特有的历史沧桑沉积的文化品味而风生水起。仿古砖畅销及利润较为丰厚已成为陶业关注和追逐的焦点。在广东的佛山、肇庆、清远、河源,山东、福建、江西、四川、上海、江苏、浙江等陶瓷产区,无论是仿古砖品牌企业,抑或是抛光砖及瓷片生产企业,甚至是洁具企业,无论是新建或旧厂改建、扩建,仿古砖生产线建设都在大兴土木。 相比之下,今年开春以来,抛光砖,瓷片、外墙砖,受国内房地产市场影响而销售呈现疲软状态。尤其是能源,原材料,人力资源,环保等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及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严重地影响陶瓷(抛光砖及瓷片)的出口贸易,使国际国内市场销售日渐艰难。 虽然仿古砖生产在我国仅有10多年的历史,热销国内市场也不过是近三五年的事,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陶企的系列化生产,配套化销售似乎更迎合时代装饰艺术化的消费需求。消费市场从一级的省会城市到二级的地市,甚至是三级县区市场仿古砖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就是最好的例证。 于是乎,巨大的市场需求,使仿古砖生产企业系列化设计不断涌现,产品系列越做越多,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花色品种当然也越来越多,强势仿古砖品牌不断涌现,并从市场战略进行布局扩张生产,东陶西渐和南陶北进已经成为当今陶业竞争区域市场和进行市场战略扩张布局的一个亮点,而大上仿古砖生产线则是亮点之中的亮点。 也因为仿古砖的热销,而抛光砖及瓷片销售疲软,形成鲜明的热销与滞销的反差,因此,不少抛光砖企业、瓷片企业,甚至是洁具生产企业为了提升企业销售力,而进行产品配套,悄然兴建仿古砖生产线也就顺理成章。在大上仿古砖生产线的行进中,国内抛光砖和瓷片一线品牌企业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人力资源,完善的终端销售网络,强势介入仿古砖领域,并且通过规模化采购,高起点设计,高质量生产,配套化销售而使仿古砖普及化。 仿古砖真能扭转疲软颓废的陶瓷市场吗?从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看,适当的利润,有利企业的创新和市场拓展。在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及能耗限额新国标实施之际,企业的技术改造能否融入节能减排的时代主流,这不仅考验陶企投资经营者的胆识,更需要企业运营能有适当的利润来支撑环保的投入,支撑企业新品研发,支撑市场拓展,支撑品牌建设等。也正因为有了这许多“需要”和“支撑”,仿古砖的热销,逐利而为的陶企似乎找到了扭转市场疲软的支撑点。因此,无论从广东陶瓷的产业结构调整而进行的扩张转移,抑或是从强势企业的战略布局看,无论是广东的佛山、肇庆、清远、河源,抑或是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陕西、上海、江苏、浙江、辽宁等陶瓷产区,大上仿古砖生产线已经成为了2008年陶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