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入选
  首页 | | 最新动态 | 组织机构 | 国际艺术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赏石藏石的文化享受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6-30 点击数:1827
 今年4月,香港苏富比翦淞阁赏石完成了专场拍卖,14块石头成交了13块,价格由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虽然这个成交情况能否说明观赏石市场走向,还难下定论,但是有人已经开始猜测,观赏石进入大拍是否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否意味着观赏石将逐步踏上一个更高的平台,并再次迎来一波新的行情?

    严格来说,翦淞阁的拍卖是一场并非面向观赏石圈儿内的拍卖,观赏石圈儿内对于这场拍卖大多不置可否,就此断言翦淞阁赏石拍卖对于市场产生何种影响为时尚早。这种现象也昭示了观赏石市场的现状:即在观赏石市场与艺术品拍卖体系之间一直有着隔阂。这种隔阂是观赏石市场与观赏石收藏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在传统的艺术品拍卖当中,观赏石属于杂项中的“冷门”品种。与已被市场认可的书画、瓷器等传统艺术品大项相比,传统观赏石的收藏群体更小,文人背景更强烈,对文化素养的要求更高。花几百万元买一块几案石只求一赏,对于没有文化积淀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以中国艺术品收藏现状来说,容纳这样的文化品种进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另一方面看,中国观赏石市场从一开始兴起就与艺术品拍卖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正如赏石理论家、北京赏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徐忠根所介绍的:“在历史上,赏石是文人雅士中间兴起的活动,而当代的中国观赏石收藏兴起于民间大众,是自下而上进行的收藏过程。因此,它从开始就远离了以大拍为行业风向的艺术品市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圈子。客观而言,中国观赏石整体处于转型当中,拍卖是观赏石收藏的一个薄弱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翦淞阁的赏石拍卖,包括翦淞阁更早进行的文房拍卖,其路线与亮点都在文化上。这也给赏石界提了个醒:传统的中国观赏石石种可以找到传统赏石文化做支撑,而当代中国观赏石,虽然各地方石种不断涌现、异彩纷呈,包括一些市场风头最劲的品种,由于其开采历史很短,在文化上还很欠缺。

    就在翦淞阁观赏石拍卖一个月后,中国观赏石协会举办的中国观赏石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各地观赏石的精品石种云集北京。

    作为全国精品石的汇集,2008年中国观赏石博览会人气之旺贯穿始终。与去年第一届相比,今年观赏石博览会更多体现出观赏石文化意识的复苏。如,一些具有相当收藏质量与文化品位的观赏石藏家精品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展会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由室外移到了室内,参展者在托架、灯光、布展等方面,可谓煞费苦心。相对而言,一些体量、形状都属上乘,市场价格也属昂贵之列的观赏石品种,由于维持去年的参展水平,在展览效果上逊色了很多。

    一些参展藏家指出,在博览会上藏家用心布展所体现出来的不是华丽或者漂亮,而是营造文化氛围的意识使然。桂林观赏石藏家向前飞的一席话代表了很多藏家的想法:“作为观赏石藏家,要体现出品位,体现出价值,首先要收藏好的精品石头。当你只有一块精品石头,你难以让它体现出价值;当你有20块精品石头,你的藏品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再下一步,这些石头就要再上一个台阶,必须在文化上到位,没文化肯定不行。”

    从目前的观赏石生存状况来说,全国各观赏石石种大多属于地方性的石种,市场价格被追高也只限于地方,至多是现有的石友圈子之内,被全国更广范围接受还有相当的距离。其次,文化的融入尚处初级阶段,几年来观赏石领域一直在做的事情,一个是市场推广,另一个就是文化的积累与成形。这种当代观赏石基于民间的审美梳理、文化酝酿不是一个短时间过程。再次,融入主流的艺术品市场也需要时间,成为主流品种更非一日之功。

    赏石和藏石都应是一种文化享受。还记得我们的《红楼梦》最早叫《石头记》么?而书中主人公贾宝玉(假宝玉)便是一块真石头,是一块通灵的顽石,一块具有丰厚文化意蕴的弃石。欣赏《红楼梦》,不也正是一个赏石的过程么?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QQ网名 英文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