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入选
  首页 | | 最新动态 | 组织机构 | 国际艺术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感动我们心灵的奥运艺术元素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8-05 点击数:1945
“著名的希腊作家在神庙的台阶上展示新作,剧团的男演员们高声朗诵新近完成的悲剧片断,醉意阑珊的行吟诗人在寻找缪斯的灵感,画家们展示着他们刚刚为运动会创作的画卷……”伟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从古至今就是文化艺术的盛会,是人类的狂欢盛典。

    正如古希腊诗人品达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30周年所写的颂诗:“啊,竞争的光芒不断闪烁,奥林匹克,真理之源。”

    奥林匹克,也是艺术之源。所谓艺术,乃“真理的另一种形式”。

    即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是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厚重灿烂的华夏文明亲切地拥抱,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性汇合。

    

  小说《最后一课》

    多少年以后,八字胡已经变白的皮埃尔·德·顾拜旦,回想现代奥运会走过的艰难、光荣历程,他的思绪,注定会停留在梦开始的那个地方。

    教堂的大座钟打了12点,随后响起了午祷的钟声。这时,从教室窗口传来练操回来的普鲁士军队的军号声……哈迈尔老师面色惨白,在讲台上站了起来。小弗朗茨从来没理会过他的老师是那么高大的个子。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的,我……我……”老师的嗓子,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说出心头的那句话。

    他于是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按着笔,尽可能大地写出了:法兰西万岁。

    写完,他仍留在那里,头倚着墙,不说话,用手向大家表示:“课上完了……去吧。”

    11岁的顾拜旦,在他生日的这天午后,含泪读完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这是父亲的朋友都德写的,他把这本小说集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顾拜旦,还在书的扉页上签了名。

    小说描写的普法战争背景,正是顾拜旦出生的第7个年头。惨败的法国,不得不忍受割地赔款的屈辱。年少的顾拜旦,经历了祖国被打败,割让洛林和阿尔萨斯的耻辱。

    “学校的屋顶上,有一群鸽子在咕咕地低声鸣叫,我一面听着,一面心里发问:那些人是不是也要强迫鸽子用德国话鸣唱?”

    读着,泪流满面的顾拜旦,仿佛自己变成了小说中的小弗朗茨。战火已经烧到国土上,天真的小弗朗茨终于感到可怕的现实已经摆在面前:他再也不能学习母语了,与祖国的语言分离是多么的痛苦和悲哀!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天应该是现代奥运会开始萌芽的一天。都德、《最后一课》、普鲁士、战争,看似无关联的几个事物,却碰撞出20世纪最伟大的一项创举——奥运会。

    对战争的憎恨、逃亡的悲苦,让少年顾拜旦立下志向,一定要让祖国复兴,但不是通过战争。直到他成为巴黎政治学院的历史与教育专业的学生,整个法国都笼罩在战败的阴影中,顾拜旦心灵迸发出“用体育唤醒法国”的激情。

    从此,他把目光投向希腊的奥林匹亚,投向那个让他一生魂牵梦绕的地方。伟大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想,就出自《最后一课》这篇中国人十分熟悉的课文的灵魂激荡。

    这或许就是历史,一个神奇的历史。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QQ网名 英文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