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入选
  首页 | | 最新动态 | 组织机构 | 国际艺术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民俗风情 宴席舞(化隆篇)(上)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8-22 点击数:1948
化隆地区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连接湟水谷地,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尖扎县、贵德县、湟中县及乐都县相邻。这里百川相织、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既是仰韶文化的通道,又是中原文化的延伸。化隆地区在先秦时期为羌戎活动地区,西汉时期,大量的汉兵留屯河湟与羌人杂居。北魏景明三年(502年),在今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古城设置石城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石城县为化隆县,这是“化隆”地名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因县境内有挖隆沟而命县名,“挖隆”系古羌语,意为“山间之峡谷”,因“挖”与“化”的韵母相近,久而久之,“挖隆”成为“化隆”,因而化隆回族自治县是因“境内有化隆谷而得名”。县内回族聚居最集中的是加合、黑城、德恒隆、石大仓、巴燕等乡镇。

  化隆地区伊斯兰教派均属逊尼派,习惯上分老教和新教,拥有清真寺300多座,化隆地区也是伊斯兰文化独具特色的地区,回族民间文化中的宴席曲和宴席舞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纯朴多姿的民族风情。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青海卷》中对宴席舞有这样的记载:“宴席舞流传于青海回族聚居区,是一种由男性成对表演,边唱边舞的即兴表演形式。”青海地区的回族群众当儿女成人之时,便为儿女操办婚礼,这一婚礼仪式被称为“办宴席”,前来贺喜的人称之为“吃宴席”。在婚礼“吃宴席”的场合中演唱的民间歌曲,称为宴席曲,所表演的舞蹈也自然称之为宴席舞。

  据《化隆县志》记载:化隆回族的源流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元代迁入最多,嗣后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又逐步迁入,其来源有:一,唐朝与西域贸易交往中,有些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通过西宁经商,至化隆置产垦居,这些西域人能歌善舞, 将其具有浓郁西域风格的歌舞流传于此地。二,西域亲军定居。十三世纪初,蒙古铁骑西征,从西域带回大批“西域亲军”及其家属,还有随之而来的商贾、工匠、传教士等,被安置在甘、宁、青地区驻守屯垦。三,南京市珠玑巷移民入居。因触犯皇室,被发配至青海,辗转一、二百年后进入化隆定居。四,明清年间,为逃荒避难从外地进入化隆定居者为数较多。历代王朝实行“屯耕移民”政策而迁入。不论军屯或民屯,移民定居的户籍中有一部分回族,至清代雍正初年,从山西、陕西等地迁来大批回族在化隆筑城实边,屯耕屯田。清同治、光绪年间,两次回族反清斗争失败后,一些人避居化隆。“经过数百年的分化组合、承袭演变,基本实现了中国化、本土化,由寄居到定居,人口数量已相当可观,而且具有了相对集中的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并选择以汉语汉文为主作为交际语言文字,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从而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质和风俗习惯,为回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在这形成过程中,唐诗、宋词、元曲也对回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对西域乐舞表演盛况的描述有“石国胡儿人少见,蹲舞樽前急如鸟”;在《唐书·礼乐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舞蹈者立毯上,旋转如风。”从这些歌咏舞蹈情景的诗句中可以得知西域乐舞的特征:舞者有高超的技艺,而这高超的技艺与化隆地区回族宴席舞的特征相似。至元代时,回族的文化艺术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元代专门设立了回回乐舞机构,并由回族人自己掌管,回回乐舞也成为有特色的宫廷舞。至“明末清初,经过长期互渗和交融,形成儒、释、道、清(伊斯兰教)四教会通型的文化体系。”回回乐舞也在此定型。清朝时,统治者推行反对民族政策,迫使回族举行了大规模的起义。艰难的生存环境使回族人的性格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炼和弘扬,在进行思想情感和语言艺术等交流活动时,基本采用含蓄默契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并深深感到仅有文化艺术对本民族的发展是不够的,还要有武术才更能发展和保护自己的民族与宗教。于是代之兴起的回族武术,为回回舞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尚武精神也成为回族人的追求,并融入到舞蹈中。

  “人是文化的携带者,民族的迁徙,人口的流动不仅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社会结构,而且改变着这一地区的文化风貌。”历史上大批回族人移居青海,将后来古老的民俗文化代代相传,并与当地的汉、藏、土、蒙古等民族相融合,互通婚,从而形成了既有自己独特之处,又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具有中国式的回族伊斯兰文化艺术。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与它的历史密不可分的,化隆回族宴席(曲)舞的表演习俗也是如此,因此,通过对化隆回族历史的回顾可知,青海化隆回族宴席(曲)舞的形成年代大致在元代或更早些,但它的兴起与广泛流传不会早于明代。”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QQ网名 英文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