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入选
  首页 | | 最新动态 | 组织机构 | 国际艺术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精妙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8-26 点击数:2303
活泼滑稽的提线木偶表演、精美的云锦和刺绣的现场演示、多彩的剪纸和泥塑玩具、现场制作的漆线雕和木版年画,以及龙船、戏楼的逼真模型,都吸引着人们走进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展”,领略众多非遗技艺的精妙与神奇。

  走进展厅,就被泉州提线木偶戏所吸引。泉州木偶,又称“悬丝傀儡”,其代表性传承人陈应鸿和陈志杰正熟练地操纵着关公和猴子的木偶在表演。只见关公在戏曲鼓点中灵巧地耍着大刀,而小猴子则摆出各种滑稽姿态,调皮可爱,引来人们阵阵笑声。陈应鸿告诉记者,提线木偶有一整套精巧的演示技巧和偶头制作技巧,至今保存有七百余出传统剧目和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戏剧音乐“傀儡调”,多次赴境外演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其技艺传承也形势喜人。奥运会开幕式上,提线木偶的表演更是让这一传统技艺名扬全球。现场的一些观众也表示,看了开幕式上的提线木偶表演,从而对此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他们仔细观看提线木偶的演示,并兴致勃勃地同偶人和传承人合影留念。

  艳丽秀美的羌族刺绣展品,也吸引了众多观众。来自地震灾区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的羌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李兴秀热情地向观众介绍着展品,她的女儿李荟及几个女徒弟正在现场刺绣。问及地震对羌族文化的破坏,李兴秀快言快语地说:“地震损坏了我们的房屋和好多绣品,但这不是最要紧的,我们是与旅游业结合起来的,地震破坏了旅游业,这是我们最焦心的。不过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震区的非遗保护,给了许多优惠政策,现在我们参加这一展览,也引起各方关注,这让我们很有信心。”李荟则拿起花围腰、云云鞋和各种花鸟图案的鞋垫,介绍说羌族刺绣既美观又实用,绣花装饰部位均是穿戴用品的易损处,密密麻麻的针脚能够增强衣物的耐磨性。她说,羌族刺绣如果能在国内外打开销路,还可帮助当地妇女致富,因为这些农村妇女外出打工不易,如果游客多,绣品生意就会好。她盼望家乡能够快速重建,恢复旅游业,也带动羌族刺绣业的发展。

  走进二楼展厅,一股浓浓的墨香扑鼻而来。这里不仅有各式各样长短不一的徽墨,还有展示其制作流程的工具。工作人员黄子驹拿起沉重的铁锤,演示着徽墨的制作流程:将松油、桐油烟、漆油、胶等原料用铁锤打制成糕状,之后用天平称重量,然后放入模子中压制而成。传统徽墨有“黑如漆”、“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等优点,而它旁边的“砚国名珠”歙砚,则引发了人们名砚研墨写就漂亮书法的联想。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演示,人们还知道了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即要先刻好模版,之后用特制的纸张印制,颜色多要印好几遍。而最为神奇的是福建厦门的漆线雕,传承人蔡水况及弟子们用精细如发的漆线,在盘子上雕成栩栩如生的蟠龙,令人叹为观止。

  流连展厅中,会发现,传统技艺的神妙,常常让人叹服不已。如河南浚县的泥咕咕传承人王学峰,他所制作的泥塑小动物不只外形憨厚可爱,尾巴上还有两个眼儿,可以吹出哨子声,引来小朋友争相观看,不少孩子还买下了他的作品。南京云锦和苏州刺绣,前者有织机现场演示,并有一堆蚕蛹告知人们其原料来源,织成的样品让人赞不绝口;后者则把一根丝线细分到七十至八十分之一,精微的画面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真切,不少观众不禁挑起了大拇哥。内联升的布鞋做工虽看似平常,但精制的手工和精美的龙靴、虎头鞋等成品,仍引来人们称道。最让人们感慨的是传统技艺也与时俱进,如剪纸,内蒙古的传承人刘静兰抢救性地搜集、整理、复制了许多民间窗花,偏重于继承传统,但她还创作了喜花、生肖花、寿花、团花等多种样式的剪纸新作。而山东的剪纸传承人卢雪则在内容上大胆创新,抗震救灾、喜迎奥运、火炬传递等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也被及时地在作品中反映出来,她说:“我觉得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剪纸的社会功能,作品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这样才更有生命力。”

  记者在现场见到承办此次展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他介绍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特点是以人为载体,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进行传承,因此为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本次展览就是以“活态传承”作为核心理念,通过传承人现场演示他们各自的拿手绝技,凸显出“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延续中的重要意义。此外,为了配合此次展览,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还拿出收藏的几十件珍贵文物,如壮观精美的首饰龙,长4.5米,高3米,宽2米,上有70多个亭台楼阁,并配饰有300多个形态各异、从事各行各业的古今人物,人物造型十分精美。气势恢弘的唐卡《三主佛像》是由青海黄南唐卡绘画大师娘本等四人花费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作而成的,该作长3.2米,宽1.5米,以精细的笔法描绘了释加牟尼佛、强巴佛、无量寿佛三尊佛像,场面宏大,色彩艳丽。还有江南水乡戏楼模型、广和查楼模型和板凳龙、清代笔筒、折扇等实物,以及潍坊年画长卷《农家乐》、《昆剧三十九种》、《成兆才评剧手稿》等珍贵文稿,都让人大开眼界。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展览自8月6日开展以来,参观者众,不少人已是好几次来看展览了。第二次来看展览的北京宏庙小学五年级学生阎苏凝,边看边往本子上抄录展览介绍。她说看非遗展长了不少知识,她要写篇作文,把非遗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QQ网名 英文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