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精英文化的现实处境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5-26 点击数:2823
精英文化正随着审美观的变化被逐渐解构。在19世纪,西方的高雅艺术如音乐、绘画等和大众之间保持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后现代主义”成为新的文化主导因素,它将代表精英文化的高雅艺术逐渐消解,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精英文化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与大众文化的界限日益模糊,并最终与其合流,成为了普罗大众的消费品。
近代社会的一大变化就是人们从消费物质转向消费文化,艺术逐渐向日常生活渗透,并成为社会文化的一大主流。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并不意味着普通大众已经完全认同和享受高雅艺术,而是大众的审美观正悄悄地发生变化,它主要表现为人们的审美趋向表层化,从直观的感受出发对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进行审视。在人们对艺术审视的过程中,对文化本身深层次的艺术价值欣赏已退居次位,而更重视文化表面的视觉景观带来的愉悦和快感。这种表层的审美观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如同人们去买衣服,完全是凭借这上述两种混杂的经验做出选择。不过,在这种艺术与生活的接触中,艺术和生活之间还是有界限的。 “后现代主义”正逐渐消除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界限。上世纪50年代,“后现代主义”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主导因素。 美国学者詹明信用 “历史感危机”、“拼盘杂烩”、“深度感的消失”、“审美通俗化”对后现代主义加以总结。梵高笔下的“一双鞋”和安迪·沃荷的“钻石粉鞋”为什么不同?他说,前者作为艺术鉴赏客体被静静地摆放在那里,总被看成是一种“通向某种更广阔现实的线索或征候,那更广阔的现实是一种将能取代艺术品本身的最终的真实”,而画广告出身的安迪·沃荷笔下的鞋,它们给人的第一印象则是一种“平面感”和“死气沉沉”。不可否认,后现代主义对高雅艺术提出了直接的挑战,它不再追求艺术的灵气和人文关怀,而是要求艺术服从大众通俗的、杂乱无章的、个人经验的文化审美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已经大众化,消费主义成为主流,只要是消费品都可以被认作是艺术品,人们关心的是消费而不是艺术,这时,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可以说,在后现代社会,艺术只剩下文本,人们并不关心其本身的艺术价值,而更加热衷于消费“文化符号”。也就是说,人们更关心某种商品传递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是由人所创造并赋予意义的。比如LV手袋、宜家家居、星巴克咖啡等等,大众消费主义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文化符号,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其付钱消费并乐此不疲,这就是大众文化的魅力。 大众媒体的迅速兴起使得大众文化更加强势。大众传媒对大众趣味的诱导和迎合,对文化产品的大批量复制,使得大众文化用各种轻松搞笑甚至“恶搞”的方式来解构精英文化。“芙蓉姐姐”成为网络红人,不是因为它具备社会精英分子深邃的思想、高尚的价值,而是她迎合了大众的审美需要。这就是大众文化下平民对社会精英的公开“叫板”,而这在网络应用之前几乎不可能,超级女声、星光大道、舞林大会等栏目让大批“草根”英雄深受追捧。商业价值与大众传媒的结合显示了大众文化压倒一切的优势。 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精英文化要么固守自己的圈子,要么听命于市场。固守,将会把大众文化推向越来越边缘的境地;向大众文化屈服,则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风格和个性,为市场服务。现实让大多数精英文化选择了后者———屈服于市场。如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站在讲坛上的教授也以“戏说”的方式解读历史,高校的教授,在我们眼中的社会精英,在大众媒体的包装下变成了“学术超男”、“学术超女”。大家再看看畅销排行榜,快餐式的读本早已取代文学经典。这正说明,大众只相信感官的愉悦与快乐,大众文化将精英文化平面化、泛深度、复制、拼贴、碎片化的解构使社会进入了一个“去精英化”的过程,精英文化逐渐与大众文化合流。 时代选择了大众文化,艺术的话语权从少数精英分子到了大众的手中,这一点让人欣慰。不过,历史的运行总像钟摆一样,它不会在某一个中间状态停止,当大众文化满足了人们混乱无章、极度空虚和表层的需要后,可以预见,一段时间后,社会文化必将呼唤精英文化的回归。 |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