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新石器时代文物竟被当石头倒进河里?
作者: 来源:成都商报 发布时间:2010-12-16 点击数:188
攀枝花市仁和区同德镇共和村隐藏着3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然而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刀、砍砸器、石锛等石器不断出土,却被村民当作无用石头倒进河里。 66岁的老人和振威,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家中修建了一个陈列室,存放各种收集回来的石器。多年来,每逢春耕或是秋种,老人就穿梭在田间地头,专门收集那些被村民视为无用、丢弃的石头。如今,陈列室内完好地存放着出土的1000多件石斧、石刀等新石器时代人们生产劳动使用的石器。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进隐藏着3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村庄———攀枝花市仁和区同德镇共和村。 三处遗址均遭破坏 走进攀枝花市仁和区同德镇共和村。放远望去,远处是大山,在少有的平缓地带居住着多户人家,屋舍周围全是长满庄稼的土地,和其他村庄一样,没有多少区别。 在和振威家的房子下面及周边是下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房子周围,全是肥沃的土地。进入和振威自建的陈列室,因经费投入、屋舍建设等条件限制,陈列室显得有些“小气”。在不足10平方米的屋内,摆放着6个玻璃展柜,每个展柜内都存放有大小不一的石斧、石锛等石器。“两面都磨光了的是石斧,经历4000多年后,依然锋利。”在交谈中,和振威将展柜内的一些石器拿了出来,“这个握在手中的长短、大小都十分合适,使用非常顺手。”和振威称,他发现新石器时代文物已经近30年了。 在距离下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不足500米处,寨子地新石器时代遗址藏身在一片竹林旁的小土丘上。遗址上住上了村民,种上了庄稼。行走在田间地头,偶尔也会在坡地的断面上发现一些陶片、石锛等。 杨家山遗址位于同德镇共和村西300米,位于汨箩河西岸杨家山山腰平台上,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米,南北宽4米,面积20平方米,包含有碳屑和红烧土块。采集有夹细砂陶片和石器。陶器有口沿和平底器,石器有锛、镞等。因为村民的种植,每处遗址都不同程度遭到破坏。 石器曾被倒进河里 临近下湾遗址的菜地里,村民唐女士正忙着农活。“以前石器多得很,拿来又没有啥子用,都用撮箕端到河里倒了。”唐女士说,经过多年的耕种,地里发现石器的时候少了,但偶尔还是能发现一些。“修房子的时候,发现的才多,当时大家都不晓得是文物,拿来又没用处,都扔河里了。”一旁的村民潘先生说。 在寨子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内,村民王先生也正忙着拔出豌豆地内的杂草。“犁地的时候还能发现一些石头。”王先生说,知道石头是文物后,每次犁地发现,他都捡起来放在一边,然后通知和振威去拿。 “现在村民们都知道那些石头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发现了都不乱丢了。”和振威说,很多人都叫他去取或是送上门。“每到春耕或是秋种的时候,我就到那些遗址上转悠,一旦发现出土的石器,就把它们拿回来保存。”和振威说。 发掘遗址能力尚有限 攀枝花市文管所研究人员介绍,仁和区同德镇共和村内共存有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4000至5000年。2004年,下湾遗址等被仁和区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刻有文物保护单位的花岗岩石碑就立在和振威的家门口等地。 “居民的生产生活,特别是耕种对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存在一定的破坏性。”攀枝花市文管所的研究人员说,随着人们保护文物意识的提高,最近几年来恶意破坏遗址的行为几乎没有,村民耕种发现石器文物等都转交给和振威妥善保管。“我们目前的资金和技术力量都达不到大型发掘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水平。”攀枝花市文管所的研究人员表示,此前他们已向相关部门反映并提出过报告,但目前还未得到相关批复。 |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