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入选
  首页 | | 最新动态 | 组织机构 | 国际艺术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科技创新,与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紧密拥抱

作者: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0-12-16 点击数:211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专电(记者 廖翊)记者从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取得跨越式发展。各级文物行政部门以国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文物保护项目等为载体,组织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攻关,产生了一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

  本次会议上,深受国内外瞩目的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南海1号”整体打捞与保护项目以其重大的科技创新以及在文物保护实践中的成功应用,成为近年来科技成果的杰出代表,获得2009年度文物保护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在同时于首都博物馆举行的“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上,所有获奖项目都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和高度关切。

  科技,以其从未有过的创新力度,与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紧密拥抱。

  “无压容器”:使“白鹤梁”绝处逢生

  被称为“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的重庆白鹤梁题刻,自三峡库区蓄水后,永远淹没于浩茫的江水之下。水下题刻保护及游览,成为重大攻关难题。

  200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无压容器”概念,即在拟保护的白鹤梁上兴建一座“无压容器”,容器内是过滤后的长江清水,通过专门的循环水系统,按需要定期将滤过的江水泵入或泵出容器,保持容器内水压与外部的江水压力平衡,使白鹤梁仍处于长江水的保护中。此一方案为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可能,经论证获得通过。

  但是,水下原址保护工程在国内外无可供借鉴先例。参与工程的设计、科研机构等经大量探索性研究,解决了大量交叉学科、跨专业的复合性技术难题。2009年5月18日,随着世界第一座遗址类深水下博物馆的建成开馆,“无压容器”方案向世界展示了科技的神奇力量:工程充分体现了文物保护“原址、原样、原环境”的保护原则,解决了以往压力容器方案存在的重大技术及经济问题,避免了“就地保护、异地陈展”方案的缺憾。

  如今,深入水下廊道的游客可通过科研人员研发的LED深水照明技术、水下实时CCD摄像观察技术,在全面、尽兴参观白鹤梁题刻的同时,感受现代高科技所带来的全新震撼。铭刻1200多年季候变幻的白鹤梁,得以“绝处逢生”。

  “移动实验室”:提高我国文物考古、保护整体水平

  是电视转播车吗?14日,在首都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现场,我国自主创新的第一个车载式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让观众兴趣盎然。

  作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这一移动实验室吸收利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可实现考古现场快速采集自动分析处理、对未知空间信息的智能化预探测、出土文物埋藏环境和文物材质病变的快速分析、出土现场的环境检测、出土文物的科学化及时保护,以及最大限度地抢救珍贵的出土文物和遗迹信息等。

  专家评价:移动实验室的出现,将极大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文物出土探测技术缺乏、装备落后、应急保护基础薄弱的状况,形成了考古发掘现场调查、探测、保护等系列技术和装备支撑平台,为考古发掘现场信息采集、发掘预案制定、现场应急保护等提供了一个快速高效的解决途径,提升了我国文物考古、保护的整体水平。

  “移动实验室”研发成功后,驰骋、作业于多个考古现场,均达到满意效果。在对陕西三座古代墓葬的实地探测中,其智能预探测系统首次实现了发掘前对墓葬内部结构视频、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气体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使相关部门很快确立了正确的科学考古发掘预案。

  “南海1号”:多项创新“浮出水面”

  如何打捞南宋古沉船“南海1号”?当传统的打捞方法被证明行不通时,中国科技及文物工作者提出了整体打捞、整体搬迁、异地清理的“异想天开”的方法,以避免海洋气候、海水能见度对考古工作的不利影响,给科学地、有计划地保护和发掘提供充足时间,最大限度地提取各种考古信息。

  “异想天开”的方法决定了实施打捞的“骇世惊俗”:首先设计制造出一个比古沉船尺寸大的钢结构沉井,精确定位后,将钢沉井静压下沉到设计标高,把沉船及周围泥沙按照原状一体化固定在钢沉井内,并对沉井进行保泥保水处理,使之形成密封的沉箱。最后,以四千吨起重船和万吨级半潜舶配合作业,将装载“南海1号”的钢沉箱一次性整体打捞出水,并拉移到为其量身定做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保存……

  这一沉箱法的整体打捞,实现了水下文物迁移式保护,是世界考古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我国打捞技术和水下考古技术相结合的一次重大创新性尝试,为实现水下文物的有效保护、最大限度地提取考古信息探索出一条新的技术途径,开创了多学科、跨学科联合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

  实施这一项目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在钢沉井设计、沉井定位和下沉监测、30米水下的底托梁穿引、钢沉箱的保泥保水、钢沉箱的起浮和岸基拉移等多项关键技术上实现了创新,获得多项发明专利。

  “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见证,是文化认同的标志,是体现国家软实力的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进步已成为推动着我国从文化遗产大国向文化遗产保护强国转变的核心要素。”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北街6号-2号
网站运营:北京盛世艺魂文化中心 邮编:100026
ICP备案:京ICP备05086685号 总机:010-66235225
QQ网名 英文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