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4月27日专电(记者 王立武、詹婷婷)安徽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非遗”走出深闺。据不完全统计,安徽基于“非遗”特色发展起来的“专、精、特”的中小文化企业和演出单位已有5000多家。在和当代市场接轨方面,安徽“非遗”门类的产业化进程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非遗”的保护方式与传承手段提供了新的参照。
安徽襟江带淮,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汇合,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全省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达6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273项。宣纸、徽州木构造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宣纸、徽墨、宣笔、歙砚等文房四宝,是安徽的“非遗”精品。近年来,安徽依托宣纸、徽墨、歙砚、宣笔的传统制作工艺,开发了一大批制作水平精和文化品位高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已基本形成原料基地化、产品系列化、加工多元化、销售网络化、企业集团化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目前,宣纸、宣笔、徽墨、歙砚生产经营企业超过1000家,每年产值超10亿元,从业人员近2万人,产品畅销国内各省市,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各国。
和宣纸产业一样,安徽的“徽州四雕”、万安罗盘、徽州漆器、黄岗柳编、阜阳剪纸、界首彩陶、太和书画、临泉杂技等特色文化产业已分别成为所在区域的文化产业“主角”;屯溪老街、徽州文化艺术长廊、宣纸文化产业园、徽州古城等被列为国家和省级特色文化产业基地。
被誉为“东方芭蕾”的花鼓灯艺术是淮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从2005年起,蚌埠市政府在多名老艺人中开展传承,并在族氏中挑选各自继承人,形成了10多户、祖孙三代都玩花鼓灯的传承家庭。5年内培养兰花、鼓架子、伞把子、锣鼓班子、灯班子等数千个,先后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世博会安徽周等国内大型演出活动。蚌埠冯嘴子村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全村3000人,业余从事花鼓灯表演的有1000多人。花鼓灯艺术保护工程同时被安徽省政府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
记者从安徽省文化厅了解到,近年来,安徽挖掘、传承、创新名戏名舞、名歌名品等民间特色文化,积极鼓励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加快发展,目前安徽有黄梅戏、傩舞、岳西高腔等民营文艺表演院团1600多家,年演出40余万场(次),年演出收入6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