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传统与国际化的融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6-17 点击数:2417
图为参加首尔艺术节的小朋友正在参观制作韩国传统工艺。 |
|
初到韩国首都首尔,置身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建的城市建筑群,让见惯了城市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中国速度”的记者来说有些不太习惯。 然而,在随后几天采访与观察中,记者的看法有了变化:首尔,这个从上世纪中叶后发展起来的国际大都市,基础设施虽略显老旧,但它正通过大规模的复兴工程对城市进行改造;与此同时,隐藏在城市背后的,是首尔另一项“复兴工程”——对城市传统的坚持和对国际化的追求。 从清溪川的命运说起 首尔城市的复兴计划,当从韩国总统李明博任首尔市长期间的清溪川复原改造工程开始。记者看到,在改造后的清溪川上,仍然保留着几段高架的水泥支柱,似乎在向后人诉说着它的历史: 清溪川,曾经是首尔市内除汉江之外的另一条主要河流,相当于上海的苏州河。随着上世纪韩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清溪川逐渐从一条“清溪”变成一条“臭水沟”,后被填埋改建成钢筋水泥的高架道路。直到本世纪初,经过长达2年零3个月、耗资超3674亿韩元的复原改造工程,在2005年清溪川终于又变回“清溪”。“清溪川复原后,改善了周边的城市生态环境,现在还吸引了众多文化休闲活动在这里举办。”清溪川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相比清溪川复原改造工程,目前正在推进的“设计首尔”项目更为庞大。正如有记者问首尔市长吴世勋:“如果说您的前任李明博给首尔留下最深刻的印记是清溪川复原改造工程的话,那么您在任期内希望给首尔市民留下什么美好的记忆?”吴世勋回答:“当然是‘设计首尔’了。” “设计首尔”的概念源于吴世勋2006年就职演说中提出的一个“城市设计”观点,即通过“城市设计来提高首尔的城市竞争力,提高首尔的品牌价值”。去年10月首尔市被国际产业设计团体协议会(ICSID)指定为2010年世界设计首都,这更加坚定“设计首尔”的发展思路。 目前,“设计首尔”名下正在推进的大规模工程项目就有以恢复生态平衡、融入市民休闲设施的沿汉江复兴工程,楼上“空中花园”、楼下运动场的东大门改造工程,城市中心重塑工程等。“所有的项目,首尔市民将得到最广泛的参与。”“设计首尔”企划官李京墩(音)说。 无论是清溪川命运的轮回,还是“设计首尔”项目的宏伟蓝图,折射出的是首尔对城市复兴的追求——以及背后“以人为本、亲近自然”的现代城市发展理念。 艺术节展示城市“魂” 如果说高楼大厦是“形”的话,那么文化就是一个城市的“魂”。对于“魂”,首尔利用从2003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的“你好,首尔”艺术节活动作为载体,向世人展示城市文化复兴——坚持传统与国际化的融合。 韩国人对传统的坚持,这在国际社会上是出了名的。在首尔街头,满眼都是现代、起亚等国产车;餐桌上,吃的大多是“韩牛肉”,即使“韩牛肉”比进口牛肉贵1倍…… 今年“你好,首尔”艺术节,也将对传统的坚持展现得淋漓尽致:艺术节春季活动的主题就是“宫”:历史与传统。在艺术节举行期间,适逢韩国儿童节。在历史博物馆、在各古代宫殿,都被前来参观的小朋友所占据。在德寿宫,一个“媒体艺术,叫醒传统”展厅,小朋友们非常兴奋地触摸着尖端的多媒体控制器,得到的却是韩国的传统文化符号。 传统在韩国是显而易见的,但国际化的东西却要慢慢发现。抵达首尔的第一天,记者正赶上艺术节的“八色舞会”——在市政府门前的广场上,开放的草坪、统一的布景、激情四射的主持人以及手舞足蹈的人群。但在参加狂欢的人群中,记者发现了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或许还有更多像记者一样黑头发黄皮肤的外国人。在另一个活动现场,记者听到了熟悉的“黄河大合唱”旋律,而乐队指挥是中国指挥家许忠先生。 而当记者见到今年“你好,首尔”艺术节的艺术总监安银美(音)时,对首尔的国际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初见这位艺术总监,不免暗中吃惊:她剃了个光头。首尔市政府在如此重要的文化活动中聘请了这样有个性的女性作艺术总监,这与韩国的传统文化相距千里。安银美女士也坦言,她在纽约生活了20多年搞艺术,这次首尔市政府请她做艺术总监,自己也感到十分惊喜,她认为聘请她的原因是首尔希望把今年的艺术节办得更国际化一些。 传统与国际化,这个看似矛盾,却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更深层次的城市复兴。
|